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王立全:聚焦工程基础地质 强化科技创新目标

时间:2017/9/21 11:09:57

      
    基础地质研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钥匙、地质科学体系的源头、地质科技创新的先导、原始创新的动力、地质学科发展的关键,只有找准地质科技突破方向,才能推动地质科技发展,打好地质科技基础,才能推动地质科技瓶颈问题、核心领域技术得到解决和突破,引领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突破。
    2016年,“东特提斯成矿带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工程”根据科技创新目标和中心发布的“十三五”科技规划,加大对工程整体布局把握力度,进一步聚焦工程基础地质问题,强化科技创新目标责任落实,将地质科学研究落实到地质调查过程中,在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冈底斯-喜马拉雅带构造样式解析及构造模型建立
    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专题综合研究,创建了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侏罗山式”褶皱模型,新识别出构造热穹隆;认为早期碰撞造山(50Ma~35Ma)形成与大规模逆冲推覆作用有关的侏罗山式褶冲构造样式,发生“马扎拉式”金(锑)成矿作用;晚期(25Ma以后)后碰撞伸展阶段,地壳减压熔融形成与大规模伸展拆离-热成窿相关的构造样式,发生“扎西康式”锡钨-铅锌锑(金)成矿作用。此外,创新性地提出了扎西康矿集区“伸展热穹窿控岩,张扭性断裂控铅锌,压扭性断裂控金”成矿模式,在扎西康铅锌矿的深部及外围地区发现多条隐伏厚大铅锌矿体,新增铅锌资源量130万吨,使扎西康铅锌矿床达超大型规模,资源量翻番。
    罗平三叠纪古生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将罗平生物群分布范围扩大到云南罗平县、泸西县、丘北县、富源县,贵州盘县、兴义市,广西武鸣县等地,为对比研究罗平生物群的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迁徙演化等提供了新的材料证据。在贵州下三叠统紫云组中发现脊椎动物化石,对于研究三叠纪生物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在云南、贵州多处飞仙关组及洗马塘组中发现丰富的肋木化石,填补了华南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空白,证实植物在华南地区的复苏状况与世界其它地区一致。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发现复杂遗迹化石根珊瑚迹,说明当时康滇古陆周缘浅水地区海洋生态系统复苏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兴义生物群发现了多种节肢动物,包括龙虾、虾类、等足类等,扩大了我国三叠纪海生节肢动物的分布时代及范围,这些发现对研究三叠纪节肢动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上扬子陆块区南华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采用同位素年代学、旋回地层学、成因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方法,厘定出上扬子陆块区南华系“楔状地层”划分对比格架,建立了上扬子陆块区构造-古地理格局与演化模式。该模式改变了传统认识,将对古地理重建、成矿背景研究、拓展油气勘探新领域起到深刻影响。
藏东发现花岗岩型石墨矿,具有重要矿床学和区域找矿意义
    该地区位于藏东杂多-竹卡岩浆弧的青果一带,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卡贡组含煤陆源碎屑岩系,普遍被花岗岩体侵位。目前,已发现10个晶质石墨矿体,均产于花岗岩中,矿体呈球状、液滴状、斑块状,少量呈皮壳状,最大矿体出露宽145米、长390米。石墨片径+100目(0.15毫米)左右,块状石墨矿最高品位达>10%~35%,属高品位优质石墨矿。青果和地果等地石墨矿的发现和新类型石墨矿的确定,有望终结西藏无晶质石墨矿资源的历史,不仅对矿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开辟了藏东乃至西南地区新类型石墨矿的找矿方向。
    此外,昌都-兰坪盆地首次发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硅化木,查明了滇西双江县勐库地区退变质榴辉岩空间展布,保山地块西部调查确定新元古代含火山岩层位,乌蒙山区发现多层位、多类型恐龙足迹化石,对上扬子陆块区构造-热事件与盆地形成的热力学机制研究均取得一些进展。这些进展将为地质科技理论创新奠定基础,带动关键基础地质的解决,也是东特提斯找矿工程地质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
   (作者系“东特提斯成矿带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工程”首席专家)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