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榆林绘就一张蓝图力挺“多规合一”

时间:2016/3/16 11:06:30

      2015年3月25日,我市召开“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由此,拉开了我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大幕。
  为了一张蓝图 力挺“多规合一”
  2015年5月29日,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常委会上,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关于赴厦门等地考察学习“多规合一”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多规合一”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求市政府在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注重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工作,确保“多规合一”与配套的规章制度同时运行。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市的实际,建立部门业务联系制度、项目审批制度、监控考核制度、动态更新维护制度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法治化体系,保证“多规合一”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0月29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十九次主任(扩大)会议,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委、市政府在“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对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试点工作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多规合一”是我国规划体制的重大变革,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推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要统一对“多规合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要统一对“多规合一”复杂性的认识,三要统一对“多规合一”工作科学性的认识,只有编制出一个反映国土空间和地下资源状况的精准的立体式的文本规划,绘制出这样一张图纸,才能成为造福榆林的百年宏图。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处理“多规合一”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如“多规”与“合一”的关系问题,“一规”与“现状”的关系问题,规划文本、图纸与国土空间、地下资源状况的关系问题,妥善处理好地上与地上、地上与地下、地下与地下的各种关系,真正做到善用地利。人大机关是民意机关,审议决定重大事项是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要虚心学习,认真研究规划文本初稿;要提前介入,了解工作动态;要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审议意见。只有群策群力,精益求精,才能把“多规合一”搞成精品工程,才能为国家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出经验、出成果、做贡献。
  11月10日,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多规合一”试点专项工作报告。会议认为:“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是一项事关我市能不能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引领榆林长期坚持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一项事关榆林能不能有一个可以避免“多规”打架、确保顺利实施的科学总规让政府严格依规行政、提高地方治理能力的重大实践问题,它涉及到规划体制的重大变革。因此,市人大常委会把审议这项工作列为当年常委会的工作重点。针对“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内容多、工作繁杂、专业性强,要想听懂弄通,光靠一两天开会时间是办不到的,要提出准确的建设性的审议意见也是困难的。要下工夫把这件事搞清楚、弄明白,这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职责所在。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务必精准、务必科学、务必高效。要最大限度地把差错和失误降到最低限度。现在对上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任务结束了,对下可实施的“多规合一”工作才开始了,要力争用三年时间来完成这项重要工作,市政府要精准编好一本规划、绘好一张图纸。
  提出一批合理建议 如期交出成果清单
  在“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中,我市编制了“一本规划”、建立了“一个平台”、形成了“一套机制”、提出了“一批建议”。
  一本规划,即《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2015—2030年)》。在充分吸纳各专题研究和已有规划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主三副多点、一轴一带三区”的国土开发格局和“三廊—三带—四片—多点”的国土保护格局,在“一张图”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划定及管控措施,明确了分县区国土开发和管控指标、国土综合整治任务以及规划保障措施。依托市域1∶10000“一张图”,编制市域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同时形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路方法、技术规范、指标体系、体例内容,是我市“多规合一”试点的主要成果。一个平台,即基于国土二调数据的市域1∶10000“一张图”及全市“多规合一”业务平台。“一张图”形成的2020年方案为: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1525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575平方公里,产业开发边界700平方公里,采矿开发边界18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16744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8771平方公里,文物紫线范围64.24平方公里;2030年方案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1671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617平方公里,产业开发边界842平方公里,采矿开发边界181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文物紫线与2020年相同。业务平台一期工程已实现了成果展示、信息查询、项目管理、数据质量检查、多规冲突分析、数据共享和交换、统计汇总分析、控制线检测、项目辅助选址、项目库管理等功能。
  一套机制,即形成《榆林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将市域各类规划分为总体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四大类,构建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龙头、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市级规划体系,明确各个规划的功能定位和相互关系,解决规划自成体系的问题。成立市规划委员会,对规划实行“立项、编制、衔接、论证、报批、发布、实施、评估、调整”全过程管理,以权威、高效机构统筹规划管理,解决规划多滥、易变和不实用、不管用的问题。办法特别构建了利用“多规合一”“一张图”成果和业务平台进行规划衔接的新机制,确保规划的协同性,解决规划冲突打架的问题。
  一批建议:一是“多规合一”试点成果法定化方面。建议实施“多规合一”试点成果由上级政府审批、其他规划授权试点市县政府审批、中省相关部门备案认可的成果法定化试点。二是规划体制改革方面。建议国家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两大体系在市县层面“合一”。三是空间规划方面。建议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立法,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四是深化改革方面。建议国家开展以“多规合一”试点成果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支持试点市县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多规合一”改革。五是矿业权设置方面。建议建立统一的矿业权审批信息平台,在矿业权设置和审批前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意见,减少不同矿产之间以及地下地上空间的冲突。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