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打造固碳增汇全链条能力 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创新

时间:2023/6/2 16:56:47

                                      ——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路径思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长期碳中和承诺,除了要大幅度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外,还要在固碳途径上发力,以持续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小气候风险。生态系统固碳是通过陆海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促进吸收大气二氧化碳,是当前可固碳规模巨大、技术成熟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近日,自然资源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旨在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促进生态系统固碳增汇。

    打造关键业务闭环,确保固碳增汇持续推进
    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应由监测核算、巩固提升、价值实现三个关键环节组成业务闭环,形成固碳增汇工作持续推进的驱动力。
    第一,监测核算是基础。碳汇监测核算评估,是了解生态系统碳库本底和碳汇能力、跟踪生态修复等能产生碳汇增量措施的增汇成效的基本途径,是有序开展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工作的基础。第二,巩固提升是核心。在碳汇监测核算评估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增强碳汇是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的核心任务,主要有保护和优化碳汇空间、加强自然资源管控、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第三,价值实现是关键。在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得到巩固提升后,如何把碳增汇成效转化为切实的经济价值,使实施碳增汇行为的主体获得相应回报,从而促进全社会参与固碳增汇,是持续驱动碳汇事业发展的关键。

    聚焦碳汇多重属性,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创新
    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积极创新,研发新技术、开拓新业务,打造全方位的固碳增汇能力。以下是结合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目标的关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
把生态碳汇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资产,推进碳汇监测核算和评价
    一是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基础上全面开展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七类自然资源对象中,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碳库,应利用自然资源“天-空-地”立体监测网,建立覆盖不同监测范围、监测精度、监测频率的多层次、常态化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体系,完善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计量模型。
    二是开展碳汇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和评价工作。基于碳汇监测结果,核算碳汇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展碳汇资源资产清查,形成碳汇资源资产“一张图”,并将生态碳汇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纳入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编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等工作中。
    把生态碳汇作为重要的国土空间类型,落实碳汇空间优化和生态修复
    一是把固碳增汇深度融入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在战略层面,通过对不同尺度碳汇优先保护、碳汇重点增潜、减碳增汇优化等减碳增汇导向的空间的精准识别,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导和约束功能,构建有利于减碳增汇的空间格局,实现碳总量管控。在技术层面,把固碳增汇目标融入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环节,开展空间碳核算和优化、固碳增汇规划要点审查、“双碳”体检评估等创新工作。
    二是协同推进固碳增汇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在矿山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各类生态修复中,把固碳增汇作为修复的主要目标,制定生态修复规划和工程实施方案,做好修复前本底和修复后成效的碳汇监测。
把生态碳汇作为重要的生态产品,探索碳汇交易和生态补偿制度
    一是培育生态碳汇交易市场。加快完善生态碳汇认证和交易规则,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国际、国家和地方碳普惠的各种碳汇开发方法学,用好绿色金融工具,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碳汇资产开发工作。同时,拓展碳汇资产消纳场景,鼓励碳交易管控企业和其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购买碳汇资产,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社会责任。
    二是建立碳汇生态补偿制度。按照“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建立生态系统碳汇损害或碳汇空间占用的赔偿或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与碳总量控制衔接的地区碳汇增强目标分解制度,并允许地区之间进行指标“交易”,通过适当的目标初始分配方式,实现以固碳增汇为导向的横向生态补偿。

    夯实固碳增汇工作基础
    促进固碳增汇的自然资源管理创新需要有扎实的基础支撑:一是加强法治保障,完善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保护、产权等碳汇相关法律法规;二是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如生态系统固碳机理、碳汇监测计量标准、固碳增汇的国土空间治理技术等研究;三是提升全民参与度,提高政府部门的碳治理水平,强化固碳增汇公众参与;四是推进碳汇管理全流程信息化建设,提升固碳增汇管理效能。
     (张鸿辉: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  卞   勇: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