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南矿业公司立项、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中国矿业大学协作承担并具体实施的《陕北神南大型矿区煤炭开采水资源动态及保水技术研究》科研成果,于2011年10月10日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西部地区水资源量总体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大规模开发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是一个重大的安全生产科技课题。更是西部地区保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
《陕北神南大型矿区煤炭开采水资源动态及保水技术研究》以神南矿区新建相邻的三个矿井(红柳林、张家峁、柠条塔矿井)为例,以水资源保护型开采为目的,研究保水采煤地质工程条件、关键隔水层的采动隔水性变化、水资源受采动影响动态变化过程等,在此基础上,对三个矿井煤炭资源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区,并提出保水采煤开采模式和技术措施。
该科研成果紧扣矿山生产实际,在国内外首次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煤炭开采水资源动态影响。 其内容涉及:1.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资料检索、分析。包括:保水采煤技术、水资源保护性开采技术、关键隔水土层和岩层的采动隔水性能试验测试、采动破裂范围确定技术(垂向导水裂隙带、水平导水破裂带)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2.矿区(约440km2)水资源现状分布研究;3.水资源保护性开采地质工程条件研究;4.煤炭资源开采对水资源动态影响研究;5.水资源受采动影响综合评价和分区;6.矿井保水采煤技术措施研究。 这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科研成果将指导神南矿区红柳林、张家峁及柠条塔三个矿井55亿吨煤炭的开采,可创造产值约27500亿元,实现利润近16500亿元,同时三个矿区的水资源仅矿井水的利用就实现最高年利润300万元。而且开辟了神南矿区在水资源保护开采的又一技术途径,同时对指导类似条件的矿区安全开采实践,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完成《陕北神南矿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评价》科研成果的主要技术人员:组长:神南矿业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康顺;副组长: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队长姚建明;副组长:中国矿业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李文平:地质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院长。神南矿业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徐建民;一八五队地质环境治理所蒋泽泉;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生产技术部技术主管王苏健;柠条塔矿业公司总工程师王建文;张家峁矿业公司总工程师郭佐宁;红柳林矿业公司总工程师刘高文:一八五队总工程师雷少毅;一八五队王玉森、关汝青、牛建国、夏斐、魏捐鹏、冯学琳、李涛、李小琴、都平平、马 杰等各专业地质技术人员。(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