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名单。《煤田地质与勘探》20篇论文入选。
中国矿业大学范立民教授团队2021年发表于《煤田地质与勘探》的《榆神矿区煤矿防治水的几点思考》一文入选,这是范立民教授入选F5000平台的第13篇论文,共入选15次(其中有2篇分别入选两次)。
2020年以来,范立民教授团队开始关注神府煤田大水矿井的形成机理,对矿井涌水量大于每小时1000立方米的矿井,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矿井水主要来源是直罗组、延安组巨厚砂岩含水层,这一含水层厚度巨大,富水性中等到弱,但为采煤工作面持续“供水”的能力特别强,导水裂隙带一旦导通这一砂岩含水层,会形成持续不断的矿井涌水,并形成大水矿井,甚至形成涌水量大于每小时3000立方米。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从源头减水、保水,范立民教授团队分析了近年来区内发生的突水事件及矿井较大涌水情况,提出矿井较大涌水形成机理、红土层水文地质性质、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准确性等疑问,阐述了突破"井田"范围,从区域上研究地下水系统和突水水源,关注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洛河组等砂岩弱富水含水层,从导水裂隙带中寻找突水水源,科学评价各岩(土)层的水文地质条件,采动岩层(含水层)渗透性演化以及探索矿井水害源头预防和区域治理思路等几点思考,提出应该从区域上认识水文地质条件及对煤矿涌(突)水的"贡献",揭示矿井较大涌水形成机理,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准确识别含水层、隔水层及其空间赋存关系,探测大采高、大采面环境下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并提出从区域上识别地下水强径流带和局部富水区的基础上,制定矿井水害防控措施的思路,为榆神矿区煤矿水害防治提供借鉴和帮助。
该文发表后,截止目前在中国知网检索,被引66次,下载2100余次。同时,论文成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部分大水矿井防治水的有效指导资料。
论文引用格式:
范立民,孙魁,李成,宁奎斌,冀瑞君.榆神矿区煤矿防治水的几点思考[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49(1):182-188.
FAN Limin,SUN Kui,LI Cheng,NING Kuibin, JI Ruijun. Thoughts on mine water control and treatment in Yushen mining area[J].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2021,49(1):182-188.
新闻链接:
“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简称F5000)”是由国家科技部主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建设,旨在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向国内外展示和交流我国优秀学术论文,以扩大期刊和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引领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和成长。该项目通过定量分析遴选和同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择优选取各学科前1%高被引论文。(秘书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