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绿色矿山 >> 内容

山东省翟镇煤矿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的考察报告

时间:2011/11/23 15:18:17

    9月中旬,市地质矿业协会组织会员单位中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业务人员前往山东省新泰市考察调研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翟镇煤矿绿色矿山建设情况,现就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翟镇煤矿创建绿色矿山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较早,矿山企业在开采中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为了解决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近年来,山东省在执行矿产资源规划的同时,规模以上和有条件的矿山多年来都先后开展了“生态矿区”建设和矿区环境治理,把矿产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和谐矿业、绿色矿业。这方面,山东省新泰市翟镇煤矿通过文明开矿、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矿业经济,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做了很好的解答。
    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翟镇境内,是1993年12月建成投产的年设计能力12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现年生产能力190万吨,建有年入洗能力190万吨洗煤厂和13公里长的运煤专用铁路。煤炭产品质地优良,性能稳定,以高发热量、高挥发分、高熔点、低灰、低硫著称,畅销国内并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翟镇煤矿加快实施以矸换煤、清洁生产,同时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公约》和《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全力打造绿色矿山,矿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220多天。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环境保护优秀企业、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山东省省级环境友好企业、煤炭行业节能示范企业试点单位、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该矿坚持“黑色煤炭绿色发展”理念,“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绿色矿山”的经验做法,为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全新模式。
    一是打破思维定式,担当绿色开采典范。
  “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敢想敢干敢实践,决定着一项工作的成败。”翟镇煤矿领导班子认识到,“煤矿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翟镇煤矿井田范围内村庄、学校等建筑物密集,“三下”压煤占地质储量的70%以上。为降低采动影响,他们按照“以充带采、以充定采、边采边充”思路,率先进行矸石充填技术研究。该矿投用矸石下井回填系统,将地面矸石与粉煤灰通过直径486毫米耐磨无缝钢管垂直输送到井下,每小时处理能力350吨,每年矸石下井量10万立方米以上,预计用5到8年可消灭矸石山。该矿投资800万元在主井底安装重介浅槽煤矸分离系统,将80毫米以上原煤在井下入洗,实现块煤与矸石分离,将矸石直接用于充填,每年减少30万吨矸石提升量,降低运输成本360多万元。
   从2004年起,该矿自主研发第一套四柱充填液压支架及架后悬挂充矸机等配套设备,2005年得到成功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8年率先提出架后安装捣实装置构想,工作面采充比提高到60%。2010年该矿与北京煤科院合作,成功研制了六柱式充填捣实支架,充实率80%以上,单产从2.0至2.6万吨提高到4.0至4.6万吨。目前,翟镇煤矿已先后充填开采11个工作面,以矸换煤230万吨,消灭矸石136万吨。
   矸石充填系统的创新应用,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以科技进步为依托打造绿色矿山”项目获国家级现代化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政府"十大创新"奖,解决了“三下”压煤开采问题,为企业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打造节能减排新模式。
    翟镇煤矿在主井绞车房投用的变频电控系统采用23际编码技术,每钩提升时间缩短22秒,每天可多提原煤450吨,目前该系统达到行业一等水平。在降压站安装消弧线圈成套装置,通风系统更换风冷式新型双螺杆压风机,每年节电180万千瓦时。矿井供水电控系统应用智能变频调速装置,节电15%以上。洗选厂投资6000万元投用重介洗煤工艺,每年可从矸石中多回收煤炭1.7万吨……
    这几年,翟镇煤矿不断优化井下防尘工艺,应用新型防尘添加剂,降尘率达到80%以上,采煤工作面应用了自动监测喷雾降尘装置,掘进工作面采用了长压短抽式降尘技术,提高了工作面的空气质量,掘进工作面总粉尘浓度降低90.48%,呼吸性粉尘浓度降低87.24%,实现了职工体面劳动。这一技术的应用被矿工们形象地称为“空气自动加湿器”。
   矿井投资300多万元,投用井下水处理系统,用于井下防尘和设备冷却,实现了井水不外排。地面投资300余万元改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水、选煤厂补充水和煤场地面防尘用水。地面洗选厂洗煤水闭路循环,做到了洗煤水零排放。目前,矿井供水综合回收率93%以上,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同时,还投资1000余万元对煤场进行标准化整治。增建原煤仓、投用双层结构立体化煤泥场,使煤炭储存能力大幅提高,实现了煤炭不落地;对煤场防尘设施进行智能自动洒水防尘装置的升级改造,在工业广场出入口增设车辆冲洗装置,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从源头防尘、降尘,消除污染。
    三是加强安全投入与培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翟镇煤矿建成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监督监察、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信息数字化网络五大系统,全面实施安全“自主管理”模式,构建了以“岗位自律”、“班组自控”、“区队自管”、“专业自监”为主体的安全管理体制,组建了专业安全监理队伍,形成由矿督察员、专业监理、区队安监员三部分构成的专职安监队伍,在全矿范围内形成了矿井、专业、区队三级安全闭环管理,扎实推进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为节能技改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大了安全科技投入,初步实现了采掘机械化、控制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改善安全环境和管理手段,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一是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科技改造,矿井各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机电工区、运转工区、运搬工区和通防工区安装了集控室,井下运输、供电、供排水、通风等生产系统环节用远程控制技术,实现了地面集中控制,无人值守,提高了设备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二是应用先进技术装备,使采掘工作面装备现代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本质安全与节能。“煤矿数字化技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复合顶板动压巷道支护技术”、“湿式喷浆技术”、“煤矿差异安全管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相继通过鉴定并投入实施,为企业安全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井下个地点试验并推广应用了多种探头和传感器,使各地点的通风信息得到有效整合,矿井防尘自动化研究与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加大安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为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建成了通防安全监控系统,井上下各生产环节设备运行状态、瓦斯、风速、温度、负压等参数动态显示,实时监测,瓦斯报警信息可自动发送到生产管理人员的手机,矿调度室通过高速网络与集团公司和各矿井之间,实现图像和声音高清晰双向全动态连续性通讯传输。建成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全面掌握矿井的安全与生产状态,更加直观地了解安全监测地点的位置和监测结果,为生产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自主研发国内首家井下无线通讯,应用井下人员安全定位系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使矿井的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翟镇煤矿建成了网能大学培训基地,被批准为三级培训机构,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每个单位均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培训基地由教学培训区、技能训练区和拓展训练区三个模块组成,占地面积4600m2,拥有7间信息化多媒体教室,能够适应网上教学和计算机学习的需要。建有4个操作训练车间,能够满足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五个专业23个工种的系统培训,可以办理井下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聘有各类专兼职教师2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人,高级技师8名,使整体教育培训规模达到720人以上。
   四是强化环境整治,人与环境相融共生。
   翟镇煤矿不断强化环境整治,实施清洁生产。该矿在回采面采用防尘水压湿润式注水,在回风巷安装旋转式自动喷雾装置,在掘进头运用综合控尘技术,实现长压短抽方式除尘。在岩石锚喷巷道使用大功率除尘风机与喷浆机联动、巷道降尘降回弹技术,迎头粉尘量、降尘率得到极大提高。在工作面安设声控冲击波水幕、伸缩式喷雾等设备,提高了空气质量。
在采区上下山进风巷使用微电脑红外线喷雾,根据人员集中时间段设置喷雾开启。应用大巷、斜巷自动洒水车,实现无人洒水。应用采掘工作面煤机联动网式捕尘装置,降尘率提高45%。井下防尘管路自动添加防尘添加剂,提高防尘水表面活性和吸收能力,降尘效果明显。
   投资1000余万元对煤场进行标准化整治,增建原煤仓、投用双层结构立体化煤泥场,煤炭储存能力大幅提高,实现煤炭不落地。对煤场防尘设施进行智能自动洒水防尘装置升级改造,在工广区出入口增设车辆冲洗装置。把塌陷区改造成集种植养殖、娱乐餐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对矿区环境绿化美化,绿化覆盖率70%以上。投资1300多万元,对井口休息室、两堂一舍、幼儿园、社区进行改造,为职工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翟镇煤矿经过科学充分论证,由中国矿业大学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获得财政部土地复垦治理资金300万元,对塌陷地进行生态治理。一是疏排法复垦:根据塌陷地的水文条件,建立合理的疏排体系,在项目区四周开挖宽排水沟1260m,将地表积水排出。二是挖深垫浅:在中区西部不规则的塌陷坑上采用挖深垫浅方法整治为藕塘。在中区和北区的东部塌陷较为严重的地方挖深,开挖13个深3m鱼塘。三是平整土地:对大面积沉陷坡地,采取简单平整的方法提高土地产出率。在南区的地块中共种植速生毛白杨2万余株。将中区和北区的藕塘、鱼塘周边土地作为育苗基地,种植大叶女贞、樱花、紫薇、白蜡、紫叶李等树苗4万余株,在塌陷地四周种植沟桔3万余株作为隔离带,将昔日的绝产地变成了生态园。
    五是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区和谐。
    多年来,翟镇煤矿紧紧围绕建设文明社区、和谐矿区,积极探索平安和谐建设工作的新机制,积极履行矿山企业社会责任,确保了矿区和谐稳定,社区安全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矿区职工家属呈现文明、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矿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煤矿”、“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安全文明小区”、“省级基层创安先进单位”、泰安市十佳安全文明小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消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翟镇煤矿着力打造“文明、美丽、和谐”三园文化社区,以文化促发展、促和谐,建设有特色、品位高的新型文化和谐社区。一是以提升居民素质为重点,全力打造文明家园。二是改善环境,创造美丽家园。建成了羽毛球场、门球场等活动场所,安设了各类居民健身器材、大型彩灯等设施,修建了假山、凉亭、水池,将社区建成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广场。三是关注民生,打造和谐家园。通过着力打造“文明家园、美丽家园、和谐家园”,强化建设大和谐社区,实现了社区环境明显改善,社区文化建设不断进步,广大居民现代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社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优化,社区环境更加安定有序、平安和谐,并极大地促进了矿井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为构建和谐矿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几点启示
    通过考察调研工作,我们认识到要将绿色矿业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绿色矿山不仅要绿化矿山,还要能够实现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目标,能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矿山环境影响最小化,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社区和谐为主要目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要求,追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重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统一。
    一是要充分认识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国情和国策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矿业大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曾经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基础作用。据统计,我国95% 的一次能源、80% 以上的工业原材料、30%的工农业用水和城乡居民用水来自矿产资源,75%的农业生产资料直接或间接来自矿产资源。尽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了自身需求,但传统的矿业是单向非循环经营的、高资源消耗的、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不仅荒废闲置大量的土地资源,无法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源和资金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并造成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地质遗迹的破坏,诱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显然,这种“先开发后治理”矿产资源开发模式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加强国家的经济发展,扩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势在必行,这是国情,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主张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山之路,最符合全社会的根本利益,是我国国情和国策的客观要求。
    2、绿色矿山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绿色矿山是以生态经济学为依据所建立的,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为特征,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为最终目标的现代矿业发展模式。绿色矿山的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追求生产安全高效、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废弃资源最大限度的转化,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为了有效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2010年8月《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按《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要求,确定到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基本目标任务。明确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通过开源节流、高效利用、创新体制机制,改变矿业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既是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的现实选择,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绿色矿山对生态建设具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于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在高强度开采和消耗资源的同时,也高强度地破坏与其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从表面看,矿业这个古老行业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天敌,两者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生态建设是一切旨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从实质上看,生态建设就是要求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向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或具环境正效应的生态系统(重建)方向发展,达到自然生态系统中“最优化”结构和高经济效能。绿色矿山建设就是要通过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合理开发利用,全过程中严把生态环境关,杜绝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即在开采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建设中综合利用资源。因此,绿色矿山建设是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必然要求,它无疑对生态建设具重要意义。
    二是要抓准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环节。
    我国过去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最大限度地获取矿产资源,虽快速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和为此而付出的经济代价巨大,教训惨痛。建设绿色矿山就是要营造一个资源开采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开发环境,在矿山环境扰动量小于区域环境容量前提下,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绿色矿山建设的3个关键环节为:
    1、矿山环境评价环节:通过开发前的区域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评价及矿山环境扰动量评价,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标准,制定绿色矿山建设规划。
    2、优化生产工艺环节: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推行绿色开采技术,实现采、选、冶过程的小扰动、无毒害和少污染。
    3、生态恢复(重建)环节: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环境扰动最小化和生态再造最优化。
    三是要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实施循环经济。
矿业企业要坚持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实现矿山内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式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着眼于矿产品效益最大化,大力推进精加工和深加工,重点打造以煤电产业、煤化工产业、盐化工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循环经济集约化生产。

    三、下一步榆林创建绿色矿山的建议
    榆林做为矿产资源大市,煤炭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长期以来,由于榆林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简单,煤炭储量大,煤层厚,因而,部分矿山企业往往注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缺乏力度。为能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汲取“先开发、后治理”的教训,全市上下,特别是矿山企业,要从榆林市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务必高度重视绿色矿山的建设。
    一是推行绿色开采,做到珍惜矿产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矿山企业要树立珍惜资源的理念,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大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的力度,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水平。
    二是强化矿山环境治理,做到保护矿山环境、开展生态重建。矿山企业要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建设绿色矿山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切实保护环境,复垦土地,重建矿山生态。按照“榆林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做好矿区修复治理,开展神府矿区大柳塔沙盖黄土丘陵采煤沉陷区、东门沟煤矸石泥石流隐患、石圪台浅埋老采空区沉陷隐患、吴村黄土沟壑采煤沉陷区修复治理试点,获取经验,制定中长期规划,开展全市矿的矿山环境治理工程。
    三是构建和谐矿区,做到地企双赢、共同发展。要在矿山建设过程中不断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加强矿山企业的文化建设,建立企业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沟通协调机制,探索企地共建的途径和模式,达到矿山企业建设和当地经济建设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做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政策引导。首先是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即加大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财政专项资金向绿色矿山企业的倾斜和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展做好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其次,研究制定有利于绿色矿山建设的资源配置制度。在资源配置和矿业用地等方面向达到绿色矿山条件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依法优先配置资源和提供用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其三,探索绿色矿山享受一些税收和财政优惠。如绿色矿山企业可以申请获得当地政府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资金的财政补贴;绿色矿山企业可根据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度,按比例提前返还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或保证金;绿色矿山企业经依法申请和审批,可以申请矿产资源补偿费减免政策;绿色矿山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水土流失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在扣除上缴国家、省得部分后,将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企业。
    五是尽快启动地方级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建立我市“绿色矿山”评选制度,进一步细化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在国土资源部中矿联制定的标准基础上,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和经验,对不同矿种、不同开采方式、开采年限、新老程度及矿山规模分别制定和细化标准,并严格按相应标准,分级进行考核。力争2年内评选一批地方级“绿色矿山”,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推选国家级“绿色矿山”的申报。
    六是中省大型矿山要做出表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议神东、中煤、陕煤等重点企业,确定1-2个矿山积极参与全国第二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评选,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通过创建绿色矿山,使全市矿山企业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升,矿山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执笔: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黄佳岗、贺雁飞、王辉)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