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时间:2022/11/18 16:16:41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自然资源系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推动新思想在自然资源领域全面落地实施,本报推出专栏“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学思践悟”,邀请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业内外专家学者等分享所学所思所悟,领学习之先风,解实践之困惑,谋事业之发展,为建功新时代凝聚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来源和空间载体,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战略性意义。生态文明背景下,优化自然资源管理方式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集成和综合运用,追求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为做好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自然资源管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优化自然资源管理方式,统筹资源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高质量发展。
    作为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管理走绿色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范围内,将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自然资源管理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绿色高质量发展强调生态底线约束。为此,经济增长必须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自然资源管理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简单地资源低消耗,而是基于科学规划和用途管制优化自然资源管理,促进自然资源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通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完善市场化配置、建立有偿使用制度等途径,在节约集约利用的过程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做大绿色发展的蛋糕,扩充资产经济价值增量。绿色发展注重低碳转型升级,要求自然资源管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双碳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以此倒逼能源产业格局重构及产业零碳转型,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化,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共建共治共享。因此,在履行所有者职责、落实所有者权益中,要摸清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形式和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状况,探寻提高全民参与自然资源资产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途径,实现发展惠民、发展利民、发展为民。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修复过程中,要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稳步增强森林、湿地、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营造多样丰富的动植物生境。在此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逐步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生态承载力以及碳汇水平。
    与此同时,还要将绿水青山所蕴含的旅游、生态、文化等价值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价值。一方面,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开展“两山”价值的挖掘与发现,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搭建供需交易平台,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另一方面,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聚焦“绿色+、碳汇+”,构建生态产业集群,尽快建立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现代生态碳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生态化”。此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生态+信贷”等绿色信贷、保险产品,丰富资金渠道,力促国内生产总值(GD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协同增长。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保障。履行自然资源所有者职责要以“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为工作主线,发挥有为政府的效能,完善自然资源产权、有偿使用以及委托代理等制度体系,强化国家的所有者地位和市场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价格与税费体系,充分运用经济调节手段,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价值显化合理、权能运行平等、利益分配公平,并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贯穿于资产管理和资源监管的全过程。(2022.11.18  李政、谭荣: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浙江大学)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