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战略性矿产资源与地质工作

时间:2025/5/22 11:05:09

    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指对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矿产资源,其供应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地质工作作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的基石,在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新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勘探开发及应用,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两者的关系及发展路径:
   一、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1. 关键特性
    供应风险高:如稀土、锂、钴等资源全球分布极不均衡,地缘政治因素易导致供应链中断。
    不可替代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锂、镍)、高端制造(钨、钼)、国防工业(铀、稀土)等领域。
    战略储备需求:各国普遍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以应对突发危机。
    2. 中国重点矿产清单 
    中国将24种矿产列为战略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稀土、晶质石墨等),并根据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动态调整。
    二、地质工作的核心作用
    1. 资源勘查与潜力评价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化学勘探等技术手段,摸清资源家底(如中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大量资源储量)。
    发展深部找矿技术(如3000米以深钻探)和非常规资源勘查(页岩气、干热岩)。
    2. 技术支撑体系
    绿色勘查技术:减少勘探对环境的影响(如无人机航磁测量)。
    大数据与AI应用:地质数据智能化分析提升找矿效率(如中国地质云平台)。
    3. 国际合作与风险勘查**  
    通过“一带一路”地质合作,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如非洲铜钴矿、南美锂三角)。
    建立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监测供应链风险。
    三、当前挑战与应对策略
    1. 国内挑战
    禀赋缺陷:部分矿产品位低、开采难(如中国稀土资源以轻稀土为主,重稀土依赖进口)。
    生态约束: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红线冲突(如青藏高原矿产开发限制)。
    2. 国际竞争
    美欧推动“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构建排除中国的供应链(如《美国关键矿物
    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如印尼镍矿出口禁令、智利锂矿国有化)。
     3. 破解路径
     技术创新:发展低品位资源利用技术(如稀土绿色提取)、深海采矿(多金属结核)、废弃物循环利用(废旧电池回收钴锂)。
     政策协同:完善矿业权管理、健全战略储备制度(中国2023年修订《矿产资源法》)。
     国际合作:通过股权投资、长协合同锁定海外资源(如中资企业参股刚果(金)钴矿)。
     四、未来地质工作方向
     1. 学科交叉融合
     地质学与材料科学结合(如关键矿物替代材料研发)。
     环境地质学在矿山修复中的应用(如生态碳汇测算)。
     2. 全产业链服务
     从勘查延伸至资源经济分析、供应链韧性评估。
     参与制定国际矿产标准(如低碳采矿认证)。
     3. 数字化升级
     构建“数字孪生矿山”,实现资源动态监测。
     区块链技术追踪矿产来源(如欧盟冲突矿物法规合规)。
     五、典型案例
     中国稀土战略:通过整合赣州稀土矿区、成立中国稀土集团,增强定价权。
     澳大利亚关键矿产计划:政府资助锂、稀土项目以对冲中国主导地位。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本土开采比例达10%,再生资源占比15%。
     结语
     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已上升为全球大国竞争的核心议题。地质工作需从传统资源发现向“技术-经济-地缘”综合解决方案转型,通过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和制度设计构建弹性供应链,为国家战略提供坚实支撑。未来,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将成为地质领域服务矿产资源安全的主要方向。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