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五公司党委副书记、代行执行董事、总经理 秦川
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及行业复杂变革的背景下,我们面临诸多挑战。集团提出的“改革十问”并非简单的问题罗列,而是立足陕投集团“12333”发展新要求新定位与煤田地质行业转型大势的系统性诊断,是对集团发展瓶颈的精准把脉,更是一八五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导向。聚焦“应收账款”和“改革滞后”问题,我们有以下认识和举措。
强清收、守底线,提升风控能力。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既违背陕投集团“压降两金”考核要求,也影响公司现金流安全。此问直指我们在项目全周期风控、账款清收机制上的薄弱环节,唯有解决资金回笼难题,才能避免“盈利纸面化”。
对此,一八五公司强清收、守底线,保障现金流安全。
一是成立专项清收小组,推行“揭榜挂帅”攻坚机制。全面梳理应收账款,摸清欠款方经营现状与履约症结,持续与欠款方沟通,打破“久拖不还”僵局。2024年3月至2025年8月期间,公司累计回收账龄3年以上应收账款370多万元,5年以上应收账款1482多万元。签订回款协议4份。
二是针对不同账龄、不同欠款主体制定“一企一策”清收方案。对有还款意愿的客户,派专人“一对一”对接;对长期拖欠的项目,启动法律程序,从续签追溯期锁定维权时效,以法律手段“以打促收”,通过法律途径回款487.5万元。
三是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清收”的闭环机制。从源头把控风险,在项目前期评估甲方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明确付款节点与违约责任,从根源上降低呆坏账风险;在项目履行过程中加强关键环节管控,确保每一环节都有据可查,避免风险失控;构建“分类施策、动态跟踪、强化督效”的全流程推进体系,确保事后清收工作落地见效,形成风险防控完整闭环。
推改革、控亏损,坚定市场化决心。第二轮改革滞后,将难以适应第三轮改革“更重市场化、更重业绩考核”的要求,此问考验的是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的决心,这与陕投集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部署直接相关,考验我们能否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运行机制。
对此,一八五公司推改革、控亏损,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结合扭亏止亏工作要求,剥离非核心亏损业务,撤销机械加工厂。上半年,对于因技能不匹配、岗位不适应的员工,公司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合同5人,做到“员工能进能出”。
二是新出台工资考核办法,机关工资分配方案由机关职能部门制定,给予部门自主分配权;实体部门建立“基础薪酬+绩效薪酬+专项奖励”的薪酬体系,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僵局,做到“收入能增能减”。
三是构建能者上、庸者下的考核机制。对公司新提拔22名中层干部进行民主考核,对排名后三位的同志进行组织谈话,延长半年试用期,逐步推行末位淘汰制,做到“干部能上能下”。
下一步,一八五公司将以“改革十问”为行动指引,始终锚定建设“国内一流综合地质服务商”的发展目标,继续深化内部改革,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以改革的实际成效、业绩的稳步提升,在集团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一八五担当、贡献一八五力量!
新闻背景:“陕煤地质改革十问”我来答
今年以来,陕煤地质集团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标落实中省重大部署,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聚力破解发展瓶颈。在7月25日召开的陕煤地质集团改革发展工作推进会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冬红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重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提出了“陕煤地质改革十问”,旨在动员全员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全局视角审视陕煤地质集团的发展。 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改革热情,更引领了陕煤地质集团在打造国内一流综合地质服务商的征程中开拓创新。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陕煤地质公众号特开设《“陕煤地质改革十问”我来答》专栏,集中展现各单位贯彻落实集团改革发展工作推进会精神的务实举措和取得的新成效,为集团冲刺“十四五”收官、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汇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