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国能神东:向“新”而行!奋力打造煤矿原创技术策源地

时间:2025/2/18 15:35:39

    回望2024年
    神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搭建科创平台、建设实训基地
    创建青年创新工作室等方式
    持续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奋力打造煤矿原创技术策源地

    01 搭建科创平台 激发澎湃动能
    2024年,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神东基地,开展了各类水样、土壤样、植物样品的430余份测试与分析。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采用“北京低碳院+神东煤炭集团”两地统筹协调的建设与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北京地区人才聚集效应和神东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综合优势,精准锚定矿井水保护、矿井水处理与利用、矿区生态修复三大核心研究方向,累计成功承担了13项国家科技项目。
    该重点实验室首次应用井筒施工试验台,开展新街一井不同层位和断面形状的巷道结构稳定性物理模拟试验。通过模拟不同层位和不同断面形状的巷道变形破坏情况,应对煤层埋藏深、高地应力、弱冲击危险性等复杂开采难题。经过科研人员的反复比较、论证,最终确定巷道层位布置方案和巷道断面形式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除此之外,“矿山井下CO感控消纳一体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已经在神东补连塔煤矿推广应用。
    “矿山井下CO感控消纳一体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共分五个课题,神东作为课题四——《生产作业现场CO超限主动消纳装备及示范》的承担单位和项目示范应用主体单位,一年来,成功研发了柴油车尾气CO消纳技术装备,并开展了现场试验。同时,开展煤矿井下回风隅角CO消纳技术装备和消纳材料的研究,初步确定了装备结构的形式。
    未来,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将群策群力,优化自主研发项目运行模式,健全完善自主研发体制机制,以减人增效、重大灾害高效防治、系统与智能化以及职业健康与个体防护等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科研项目高效实施,实现重点项目首台套突破。

    02 汇聚创新发展“青动能”
    为切实凝聚青年力量,推动科技创新打开新局面,2024年,神东紧扣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等重难点问题,着力推进青年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全年新增了6个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截至2024年底,共建成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15个,完成创新创效项目491个,获得专利80项、著作权59项、发表论文762篇。
    井下沿空留巷作业过程中,在固定钢筋网的花篮螺丝调节长度时,总是费时费力,而且影响柔模成型质量。神东乌兰木伦煤矿大学生智能化班组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巧妙利用现有材料制作出一批固定装置,只需抬动把手就可调节伸缩长度,不仅省力还保障了安全。同时,针对沿空留巷底鼓问题,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除了增加砼底板厚度,提升强度等级外,还优化了柔模砼墙设计,防止墙体倾斜,缩短了采空区悬顶范围。实际上,沿空留巷注模工艺的技术改造仅仅是该矿创新工作室众多成果的“冰山一角”。2024年,该工作室共完成职工创新创效112项,核心论文11篇,科研项目16项,获得授权专利8项。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神东洗选中心青年创新工作室是以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应用技术集成创新为重点,聚焦煤炭洗选发展方向,在选煤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以及煤炭高质化、资源化研究利用方面探索实践,开展智能压滤、智能装车、智能分选、进口系统自主可控、智能视频巡检等重点技术攻关,努力实现“降本、提质、增效”。2024年,工作室共获得授权专利3项,完成19项职工创新成果,其中4项获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
    创新工作室是人才队伍的“孵化室”。神东设备维修中心李建明创新创效工作室致力于培养一流钳工技能人才,通过落实师带徒制度,以提升钳工技能水平为重点,为神东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人才。2024年,该工作室共开展培训33次,参培学员中有2人取得高级技师、12人取得技师、13人取得高级工、10人取得初级工。
据了解,下一步,神东将继续加强青年创新创效阵地建设,加大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支持力度,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打造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创新创效成果突出、影响带动性强的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

    03 实训“练兵” 助力员工成长
    2024年,神东共建成9个公司级实训基地,形成“两点三矿四中心”实训基地布置格局,为发展员工的职业能力提供更真实、更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学习体验,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管控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
    神东大柳塔煤矿智慧培训中心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了人机环三维可视化动态显示,且数字化虚拟环境与井下物理环境达到实时统一,学员在这里可沉浸式体验井下工作面作业情景。学员还可能随机遇到设备停机、工作面环境异常等突发状况,需要学员自主进行异常处理。在协同演练过程中,该系统以标准化作业流程为基准自动对每位学员的操作进行智能评分,从而实现培训实时结果化的目的。
    据了解,该智慧培训中心采用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裸眼3D等技术,将矿井技能知识和安全警示教育转换成沉浸式、交互式、协同式、游戏式的体验教育,寓教于乐,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其对井下设备的了解和掌握。
    神东设备维修中心焊工、钳工专业实训基地承担公司焊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等3个工种的专项技能提升培训和考核工作。该基地配置了20个焊工工位、20个机修钳工工位、20个维修电工工位以及3个理论教室。2024年,该培训基地开展的公司级培训活动共吸引了约150人次参与。设备维修中心组织的内部培训,参与人次达到了约350人次。

    2024年,神东各实训基地共组织实施实训978人次,其中,3名员工获得国能工匠称号,1人被评为国能大国工匠推荐人选。公司部分实训课程逐步形成“神东工匠”“国能工匠”“大国工匠”进阶化精品实训体系,实现了岗位教育培训全覆盖。      ( 神东煤炭之声 )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