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习培训 >> 内容

金砖绿色矿产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时间:2025/11/21 22:35:36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20日,由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秘书处主办、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承办、国际矿业合作中心协办、《绿色矿山》编辑部支持的绿色矿产闭门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绿色矿产为核心议题,探讨全球矿业绿色转型路径,凝聚合作共识,助力勾勒面向未来的负责任矿产价值链新蓝图。
   会议开始,由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亮致辞,他指出,当前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平衡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已成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坦诚交流凝聚共识,借行业领袖对话激发思想火花,为未来合作奠定基础,共同推动绿色矿产发展。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副总干事邹刺勇在致辞中指出,绿色矿产及其价值链韧性正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核心议题。金砖国家在全球矿产供应链中具有战略地位,掌握全球72%的稀土储量,并主导铜、镍等关键矿产供应增长,相关产业年产值约达1万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绿色矿产市场规模将扩大至5至6万亿美元。邹刺勇提出建立“负责任和绿色矿产全球联盟”,以加强金砖国家在标准、可追溯性和创新方面的合作,推动技术转让与能力建设,助力资源优势向可持续发展成果转化,支持全球净零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
    中国地质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国际矿业合作中心主任张发旺开展题为中国绿色矿山建设经验以及国际合作建议的主旨报告,他系统介绍了中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经验。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已构建起涵盖政策标准、生态修复、生产转型与矿地协同的绿色矿业体系,实现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绿色”的系统性转变。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000余家、省级4000余家,在清洁开采、资源循环、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推动绿色矿山标准对接、技术共享与能力建设,共同促进全球矿业绿色转型。
    国际矿业合作中心副主任张娟围绕绿色矿产国际规则动态、供应链可追溯性及标准作用三大议题进行分享。她指出全球绿色矿产规则呈现明显的环节分化特征,供应链上下游受不同的国家标准、规则的管制,而这些规则多由发达经济体推动,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话语权不足。规则关注范围已从冲突矿产拓展至矿产的社会、环境、治理多维度属性。在可追溯性方面,国际现有负责任采购与负责任采矿两种模式存在局限,矿产追溯和产销监管链模式成为探索方向。国际矿业合作中心正在牵头编制《国际绿色矿产指引》,11家领袖矿企和研究机构申请成为参编单位,该标准聚焦绿色矿产全生命周期,兼顾矿产的经济、社会、环境属性,同时探索企业属地化管理与国际化经营的协同发展,推动构建更加负责任、可持续的全球矿业治理体系。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亮开展题《绿色矿产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协作之路》的报告。他指出,绿色矿产作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资源,其发展需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尤其要契合全球南方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与环境并重”的现实需求。绿色矿产应贯穿“用途绿色”与“过程绿色”,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并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与产业链协同,推动形成包容、渐进的国际合作机制。中国在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国际贸易与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实践,为构建稳定、可持续的全球绿色矿产供应链提供了重要基础。
    领袖洞见:共商绿色矿产,共赢可持续未来

    印尼镍矿协会秘书长Meidy Katrin Lengkey介绍了印尼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其在全球镍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印尼拥有28类主要矿产资源,镍产量占全球约60%,并通过171个工业园区和25个特别经济区推动矿业加工能力和下游产业发展。她指出,印尼正从单一原矿出口转向全产业链建设,吸引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投资,带动当地就业与GDP增长。印尼镍矿协会正推进行业治理与ESG实践,期待深化与各国在绿色矿山、技术提升和价值链合作方面的交流,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青山实业董事局顾问王祖焕在发言中介绍,青山在印尼建设的两个大型工业园区已集聚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逾百家企业,形成从镍矿、冶炼到不锈钢及电池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镍金属产量占印尼全国约一半。面对政策变化、ESG要求和地缘政治等挑战,青山积极推进园区共建平台、引进专业技术团队提高管理质量、对标国际标准推动可持续供应链建设、支持社区生计和发展。王祖焕表示,青山正与联合国工发组织深化合作,将推进生态工业园区、教育与技能培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发展等项目,进一步提升绿色矿产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华友钴业ESG 与可持续发展总监李仲宁介绍,华友作为中国钴行业首家上市公司,长期积极推进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并与多家国际车企开展ESG合作。他指出,全球绿色转型加速,使钴、镍、锂等关键金属面临更严格的可追溯和合规要求,同时企业也承受审计频繁、标准不一及数据安全等挑战。李仲宁建议金砖国家加强协作,建立具有国际认可度的绿色矿产供应链标准与指南,提升企业能力建设,并推动形成本土审计与认证体系,共同构建更公平、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生态。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张薇在会上介绍,格林美以“城市矿山”和循环经济为核心发展路径,二十余年来构建了覆盖全球19个基地的循环产业体系,每年回收利用各类废弃物逾百万吨。公司在钴、镍、钨等关键矿产的再生利用方面成效显著,回收量分别达到中国原矿开采量的多倍,并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上领先,实现镍回收率超99%、锂回收率超95%。她指出,格林美正加速向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延伸,并在印尼开发低品位镍矿绿色冶炼技术,实现碳排放大幅下降及资源高效利用。张薇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协作,共同推动矿产的绿色与稳健发展。
    互动研讨:交流互鉴,共探前路
    在互动研讨环节,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围绕绿色矿产的五大关键问题建言献策,包括绿色矿产的定义和范围、开发绿色矿产的关键要素、政策工具与市场驱动机制、绿色矿产标准建设与推广路径、绿色矿产国际合作及其他绿色矿产相关内容,汇聚多方智慧,共同研判绿色矿产发展的方向和机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地球物理学院院长、CCUS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芮振华从能源结构转型和政策体系构建出发,探讨绿色矿产范围,提出以清洁能源技术和绿色低碳产业需求为基础构建内涵框架;同时应将负责任供应链、中国绿色矿山标准及绿色技术体系紧密结合,为行业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定义体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邓久帅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钟日晨教授等高校专家则强调提升金属回收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及强化绿色矿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企业界代表普遍从实践角度强调绿色矿产体系建设的紧迫性与方向。中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军指出,绿色矿产应同时具备关键矿种属性和全生命周期绿色特征;应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位一体”体系,完善标准与审验、推动国际互认,使“绿色”成为可计算、可验证、可议价的竞争力。五矿资源金塞维尔矿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轶强调,当前国际标准多由发达国家制定,不完全匹配全球南方的发展阶段,呼吁建立能代表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绿色矿产标准体系。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辉军介绍,公司已在非洲多国推进绿色与智能矿山建设,应用充填采矿、光伏、北斗监测等技术,同时重视人才培养与经验分享。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周旭提醒,部分非主流矿种缺乏标准覆盖,应强化全流程管理与监督。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矿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张阳表示,公司在纳米比亚运营大型铀矿,并正开展低品位矿石利用攻关,期待国际绿色矿产标准出台并愿深化合作。
    国际嘉宾带来了全球视角。来自巴西的 Juliano Pereira 与来自南非的 Reginald Ferreira 均强调金砖国家及全球南方在绿色矿产领域的合作潜力,呼吁加速建立更加契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绿色矿产国际标准体系,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竞争力。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原驻华代表朱春全则提醒,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矿业不可回避的责任,全球自然正向投资趋势将为绿色矿业创造巨大空间。伊朗科技部驻华科技交流办公室主任、山东科技大学教授、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兼职教授Naser Golsanami与金砖国家教育委员会顾问吴超也分别指出,应深化科技创新、人才交流与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南南合作全面升级。
    携手共建绿色矿产合作新机制   
    经过一个上午的深入交流与讨论,各位嘉宾围绕绿色矿产的探索研究、标准模式推广以及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分享。与会各方达成广泛共识,一致认为绿色矿产合作是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南方国家探索合作、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各方将携手推进标准共建、技术共享与能力建设,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共同构建公平、透明、负责任的全球绿色矿产体系,为全球能源转型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金砖智慧与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国家级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院长、CCUS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芮振华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国际矿业合作中心主任张发旺分别主持会议的部分环节。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浙江省商务厅、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秘书处、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钱塘区商务局、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巴西第一咨询集团(FCGI)、印尼镍矿协会、印尼-中国学者网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山控股集团、中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五矿资源金塞维尔矿山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黄金集团山东黄金(北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金砖国家教育委员会、钱塘建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琏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森百奥(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金元易生态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绿色矿山》编辑部、伊朗科技部驻华科技交流办公室等单位的60余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陈雪   绿色矿山研究与实践     2025.11.21   北京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榆林市地质矿业协会(www.sxyldk.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0912-3831126 陕ICP备100108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